福州鼓楼千年文化艺术积淀
欧洲古董珠宝历经千年淬炼
当千年鼓楼遇上
千年欧洲古董珠宝艺术
于五四路人文艺术地标
三盛国际中心
碰撞出
流光溢彩之灼灼光华
当福建新贵遇上欧洲贵族
于福州首个欧洲贵族珠宝艺术展
凝眸驻足而流连忘返
流连于珠宝之美、忘返于珠宝之艺
时光雕刻,倾心倾城
4000年欧洲艺术浸润
让古董珠宝淬炼时光而历久倾心
苏美尔时期到中世纪:古董珠宝工艺不断淬炼提升
公元前4000年,苏美尔人便掌握了金银铸造技术,开始佩戴首饰。当时的首饰大多用天青石、玉髓、玻璃制成。他们掌握了初步的“累丝”“和累珠”工艺,经过古希腊到古罗马时期,演变出简单朴素的个性。并继承发扬了西亚的镂金技术,发展成为一种被称为“镂花细工”的工艺,就是用小凿子在金器上雕刻。
最早期的古董:贝壳和青金石组成的方盒
描述苏美尔人生活的场景
随着西罗马帝国灭亡,人类进入了黑暗的中世纪。基督教会开始了长达1000年禁锢思想文明的漫长统治。欧洲13世纪开始了限制平民佩戴首饰的法律。这之后的两百年,开启了显贵的皇室珠宝首饰时代,出现了很多造型别致的皇冠。
文艺复兴时期:珠宝设计融入更多绘画等风格,并有了性别趋向
16世纪后期,由意大利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席卷欧洲,首饰的装饰艺术也进入了以身体、服装和饰品三者和谐统一的时期。出现了凸显人体自然曲线的优雅风格。
随着人体的解禁,人们露出优雅的脖颈,佩戴装饰珍珠钻石的项链,散去包裹的长发,配以羽毛、宝石制成的美丽头饰和耳环。从这个时期开始,首饰佩戴逐渐开始了性别趋向,而少了阶级象征。女人佩戴耳环、胸针、项链等美丽首饰,而男人仅仅佩戴腰带、戒指和手链。
流连于珠宝之尊,忘返于珠宝之华
尊随王者,流传至今更高贵
四大核心时期让古董珠宝
成为王者贵族尊贵象征
本次展览主要展品涵盖古董珠宝史最璀璨时期的四大风格:
维多利亚风格:
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时期(1837-1901年),在欧洲大陆刮起的一股艺术复辟风。因女王酷爱珠宝,她在位期间英国的珠宝设计、工艺空前繁荣,为后世留下一批美轮美奂的上乘之作。
维多利亚风格珠宝造型繁复、华丽。蕾丝空灵元素大量运用,女王优雅、高贵、奢华的审美趣向,借助日不落帝国的影响广大而深远; 同时,手工也极其精良,人们对做工及设计的重视大过宝石本身,良好切工的钻石经常作为半宝石的配石在珠宝中大量运用。
19世纪 维多利亚钻石吊坠胸针
法国新艺术风格Art Nouveau
19世纪80年代,法兰西出现了,并波及世界,“新艺术风格”影响着建筑、绘画、首饰、服装、雕塑、绘画等艺术形式。在欧洲大陆延续了近十年。这种艺术趋近自然而现代,从中世纪、巴洛克、日本艺术中汲取灵感,将自然界中的动物、植物、花卉形状作简化处理,行成了线条婉转流畅的装饰效果,给人清新、自然、感性的视觉享受。
“新艺术”时期贵重宝石使用较少,钻石往往起点缀作用。艺术家着重用易于雕琢上色的金银、象牙、珐琅等材质进行精雕细琢,首饰呈现出华丽且婉约的气质特色。该时期因为工艺的手工性太强导致价格昂贵,在当时并没有多少人支付的起。
19世纪 新艺术时期钻石黄金胸针
爱德华风格(1900-1910年)
1910年代是英国爱德华时期,也称为法国花环花冠时期。这个时期适逢爱德华七世在位,欧洲上流社会以佩戴法国18世纪宫廷豪华风格珠宝为荣,其典型的设计是以花朵搭配丝带、蝴蝶结图案,制成如花冠般的造型。繁复的蕾丝缇边风格,展现了宫廷式的华丽细致。取材均为最稀少、珍贵的宝石和金属。
1910年代 爱德华时期钻石珐琅古董戒指
装饰艺术风格Art Deco(1920-1940年)
19世纪20年代兴起的装饰艺术风格,将简单的几何图形叠加,富有现代美学的对称,与之前繁复复古的风格相比,装饰艺术显得更为冷静,具有现代性,仿佛给那个声色犬马的世界注入一针安定剂。装饰艺术时期的珠宝一直是藏家追捧的对象,Art Deco风格的品牌珠宝,在国际拍卖市场上屡现高价。
1920年代 装饰艺术时期红宝石钻石耳环
三盛国际中心TOWNART艺术馆
携四大核心时期逾百件古董珠宝
为您奉上:
“流光倾城”
福州首个欧洲贵族古董珠宝艺术展
将于7月30日优雅启幕
逾百件古董珠宝,
共欧洲百年匠心,
携千年装饰艺术历史而来
成就福州最高级别
欧洲贵族古董珠宝艺术展
展览日期:7月30日-8月10日
展览地点:福州鼓楼区五四路三盛国际中心(王府井旁)
温馨提醒:请着正装出席
恭迎莅临!
城市政经血脉 丝路政商汇聚
三盛国际中心
倾力打造经济文化交流新平台
当城市发展进入都市美学时代
艺术介入与商务完美融合
让艺术与城市共生 让城市以艺术为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