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明末清初起,直至新中国建立前夕,堂会雅集,始终是梨园界顶梁的演出形式,“宫廷仪典戏”中的“讶福迎祥”的折子戏又最受欢迎。相隔百年有余,雅集赏戏的乐趣似乎早泯没,戏声曲声也逐渐淡出耳际,旧时的规制与传统,被遗忘在记忆里。然而,不论时光怎么演变,世族间扼腕相交的礼制却守恒不变。
百督府水榭戏台,在12.31日惊艳复现了以流传数个世纪的“望族点戏”传统。回溯此事的由来,却需要从一封寄往世界各地的“戏折子”说起。
茶道表演、泡茶奉茶
茉莉花茶的茶道表演
福州近代八大望族,世纪对话百督府
“一折戏单,禀明戏码名伶,一管豪笔,卯点曲目戏牌”。短短20字,便可言尽重现于百督府水榭戏台的以戏相邀的诰典。为礼表尊重,百督会将精谱的戏单,寄往世界各地,诚邀闽籍世家卯点心仪的戏目,在一敬一请之间,依足了清末民初时期,世族礼筵上宾的规制。百督会,以一言一行,时刻践守“百督会会员所需,只要地球上合法的事,我们都会想办法满足!”的极致诺言!
三盛地产百督府项目总经理郑木水总上台致辞
折子戏:《红鬃烈马》
折子戏:《红鬃烈马》
折子戏:《红鬃烈马》
闽剧:《红裙记》片段
闽剧:《红裙记》片段
被人戏称为“千亿级堂会”所禀呈的戏目必然不同凡响,名伶以争奇斗艳式的形式,汇精华于一堂,赏、闻、鉴、评,趋于完美。诸如,唱祝温婉敦厚诗礼家风的闽剧名折《红裙记》、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京剧唱段《红鬃烈马》、浪漫主义的精神杰作《牡丹亭》……名戏集萃而成的雅集,宛宛吟吟于百督府半山水榭戏台,百亩御璟园中余韵绕梁不息,复鉴世族大家的涵养。
闽剧:《一文钱·借贷》片段
闽剧:《一文钱·借贷》片段
戏歌:牡丹亭
戏歌:牡丹亭
戏折所寄,盛请列席的有三坊七巷钟鸣鼎食的世族后人,更有当代闽籍鼎富世家的翘楚人物,诸如航政世家、近代工商传奇世家、民族英雄世族、闽籍茶布商贾世家等八大望族分席而座,与当代闽籍世族席谈言及的,尽是闽地世族传承不息的鸿范家风。闲茶榷语间,以不逊百年前的世家仪态,复赫雅集之韵,重现家族荣耀。因为纯粹,因为仅有,督府里的圈子,影响中国,乃至世界。这里,是传承基业好的场所。
简简一封戏折,却翻复了福州历史性的时刻。
郑芳组织三坊七巷后人及分享望族往事
郑芳主编组织三坊七巷后人及分享望族往事
陈宝琛家族后人陈俱发表言论
后人上台盖章启动“先生的书房”仪式
后人上台盖章启动“先生的书房”仪式
“先生书房”字展示
八大望族后人上台合影留念
八大望族后人上台合影留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