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建筑界诺贝尔奖”得主王澍说:“造房子,就是造一个小世界。其中,有些建筑本身,就是连接东方美学的深邃空间。”
在中国传统文人的建筑学里,有比造房子更重要的事,那就是建筑能够自然接续生活的美学。而今的都市喧嚣中,人们尽情享受物质繁华之余,精神需要得到释放和寄托。如此,对于居住更高级的诉求便油然而生。山中的院居,金辉十六山房,让人自由繁华、觥筹交错之余,转身藏于秘境,心自波澜不惊,并带来适意的传统生活美学的回归。
生活的理想皈依:风雅八咏美学接续
相较于市场上其他项目的循规蹈矩,闽江之畔的伴山叠院,金辉十六山房,一切反其道而行之,竟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细细的追寻。香、石、花、茶、琴、画、酒、诗,以中国风雅八事为引,让韵味悠长、修身养性的中国传统文化,回归成为了日常生活的一个起点。在离生活最真实的地方,造就一处安顿心灵的精神家园。
香:焚香一柱,乘物游心,安宁自在
燃香,于山水之间看千林深。在满室清香之间,卸下所有疲惫,柔声对抗无味生活,回归东方诗情画意。
茶:有道有艺,观制茶,品香茗
手中有书,桌间有茶,窗边有花,时光静美,饮一壶人生的禅茶,杯盏之间,回归本真,生活也便成了一首小诗。
花:取舍裁剪,花插一份清香雅致
只问花香,不谈悲喜。不同节气的花材,在手中出落不一样的清新灵动,盎然生机为空间增添一份美感,为生活加一分美学。
石:灵石载物,石上生花,意境悠远
石做器,花造景,一石一景,处处透露随性自然、顺手拈来的气息。方圆之间,让中国传统美学自自然然接续。
不求繁复,喜欢留白,不求宏大,但求深远,这是东方美学的内里,也是金辉十六山房的内在。即便在喧嚣而急躁的时代,金辉十六山房依然重拾着那些远去的美好。在这个质朴随性的山居空间,古代文人挚爱的文雅重演,一场场生活美学实践,让传统回归生活的细流之中,让渴求美学生活的人们,于山房之中收获圆满。
没有套路:态度真诚做一处情怀居所
十六山房的生活美学,不仅在于真诚的传统文化回归,同时也于建筑之中淋漓呈现。街、坊、里、巷、台,循福州三坊七巷建筑精髓设计的山中叠院,匠就了山居十景十境,一点一处,无不体现金辉设计者处处用心。
从绿荫山街说起,青石板路铺陈,两旁景色簇簇,门庭古朴,礼序归家,久违的坊巷温情,丝丝深入十六栋伴山叠院之中。通透空间辅以丰富而私密的园林布局,景生大境,形成山中有墅,墅中有院的居住形制,让居者收获景随步移的审美情趣。
院子里,有茶有酒有故事,一桌一凳一草一木,写满东方的禅意与静谧。浅品一杯香茗,庭院里发呆,又或者倒上一杯红酒,找两三知己,聊聊天,觥筹交错,绝对是一件佳事!独特的院落空间体验大自然,总能带来生活意趣与美学的洗礼。
美学生活,这个在常人眼里的遥不可及,然而在十六山房,却是与呼吸一样自然的事情。如同春风化雨、润木无声,点点滴滴浸染山房生活之中,不需要过度强调,也许清晨院落里一个漫步,或是巷弄间自然抬头,抑或是屋顶花园一个星空仰望……城市伴山叠院,金辉十六山房,携带着的美学生活因子,总能随性而自然与人情感共鸣。
金辉十六山房,繁华深处,16栋叠院循自然生长,屋里有花园、庭前有小院,地下有阔享空间,约111-146㎡有天有地有庭院有露台,揽尽天地美景,尽享生活惬意。承蒙福州厚爱,新品正在加推,详询:86270333